隨著我國農業(yè)產量的提高,秸稈的量也成倍增加,其中玉米秸桿是種植面積廣泛、生產周期短、產量大、具有豐富營養(yǎng)成分(粗蛋白含量達5%左右)和很高利用價值的高分子植物纖維,但這個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。制約秸稈飼草產業(yè)發(fā)展的主要因素是:
(一)秸稈飼草與草地草相比,在糧食作物生產中,由于抗倒伏性的要求,秸稈含硅量較高,皮質堅硬,屬于硬質飼草,整桿飼用利用率只有30%,切短飼用由于節(jié)結的影響利用率也只有70%左右,提高秸稈的飼用率和吸收率是秸稈飼草利用須先解決的問題;
(二)秸稈的粗蛋白質含量較低,特別是枯黃秸稈,生命活性物質維生素等已經破壞,80%以上的可溶性化合物被分解,農作物秸稈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物質,以干物質計,中性洗滌纖維(NDF)占70%~80%,酸性洗滌纖維(ADF)占50%~60%,秸稈有機物質的消化率只有35%~40%,這是造成秸稈飼草營養(yǎng)價值過低的原因之一;
(三)作物秸稈的粗蛋白質含量很低,一般只有3%~6%。研究表明,反芻動物要求粗飼料蛋白質含量在8%以上,秸稈粗蛋白質含量在4%以下時,粗蛋白質消化率均為負值,不能為反芻動物提供蛋白質,體內能量成負平衡狀態(tài),這是傳統(tǒng)秸稈養(yǎng)殖中“秋肥、冬瘦、春乏”惡性循環(huán)的主要原因。但是,秸稈作為反芻動物的基礎飼料,是胃部不可少的充填物,提高秸稈飼草的蛋白質含量,是秸稈飼草利用須先解決的任務。